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三百八十九章:当众撩妹





  有了觉奈的前车之鉴,发布会之后的提问环节就变得温和了许多,大部分记者都把提问方式调整的仿佛恭维一般,哪怕是比较要脸的媒体,问题的尖锐度也没那么明显了。

  而陈槐安则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魅力,虽谈不上妙语连珠,但时而自嘲式的幽默一把也会令众人会心一笑。

  现场气氛一派祥和。

  “陈先生您好!根据官方记录,您于今年五月份曾因涉嫌杀害一位华夏知名演员而遭到逮捕。

  虽然之后很快证据就证明您是清白的,但随即在三个月后,您又在一场宴会上被人持枪刺杀。

  作为一名前来缅北投资的商人,经历如此骇人和匪夷所思,这是否能从侧面证明您的商业扩张手段攻击性太强,以至于树敌太多呢?”

  发布会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,一名相貌清秀的年轻女记者得到了提问机会,可她一张嘴,却让场间的气氛一下子又紧张起来。

  有些老油条已经忍不住开始暗暗摇头。

  因为很明显,这女记者的专业素质或许不低,但一看就是新手,阅历太浅,心里只想着搞个大新闻,却不知道新闻人想要出头,最要不得的就是理想主义。

  就算你真想揭开陈槐安身上那层“英雄”的外皮,也不该在他名望正如日中天的时候。

  这世界没有谁是绝对完美的,也没什么人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犯错,尤其是一个活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英雄,要抓他的把柄和小辫子,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。

  记者想要搞臭搞烂一个公众人物,痛打落水狗永远都是最佳选择。

  陈槐安没有立刻回答女记者的问题,而是饶有兴趣的仔细打量了她一番,笑着问:“这位小姐怎么称呼?”

  之前的觉奈也是这种待遇,报完名字就被教训一通然后赶了出去。

  虽不至于身败名裂,但《禅北晚报》今后再想拿到关于陈槐安的第一手新闻,基本已经没有了可能。

  于是,场间众人再看向那女记者的目光就变得或惋惜或幸灾乐祸起来。

  那女记者却仿佛一无所觉,大方的迎着陈槐安视线道:“失礼了!我是《缅音周刊》的记者,我叫安娜。”

  “安娜?”陈槐安挑眉,“英文名?”

  女记者摇头:“我姓安,名娜。”

  “这么说,安小姐是位华裔。”

  缅邦人没有姓氏,还保持着姓氏习惯的自然只有华夏人。

  “是的,我祖籍华夏岭南,家族在缅邦已经生活了四代人。”

  “这样啊。你好,安小姐!”陈槐安的笑容又灿烂了几分,“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,我想再问您一个问题。

  如果您开着车正常行驶,在没有违反任何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被另外一辆车给撞了。

  请问,这里面有没有你的责任?又是否能从侧面证明您开车的方式不对呢?”

  安娜怔住,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
  “作为华裔,您应该听过两句俗语。”陈槐安又道,“它们分别是‘一个巴掌拍不响’,和‘苍蝇不叮无缝蛋’。

  这两句话都有一定的道理,但这个道理只存在于特定的情境之中,并不具备普遍性。

  一个巴掌拍不拍的响,那要看它拍在什么地方;苍蝇就是苍蝇,它什么都叮,无论鸡蛋有没有缝。

  因此,回到您的问题本身,不管是我被人诬陷也好,遭到杀手刺杀也罢,错的都是那些想要我死的人,不是我。

  退一万步讲,就算我的商业扩张手段攻击性太强,那又如何?我既没用人命去陷害谁,也没雇佣杀手去刺杀谁,凭什么要我承担责任?

  安小姐,您是一位记者,想要追寻真相没有错,但您应该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才对。

  一旦你抱持了‘受害者有罪论’的想法,那就说明你已经选择了立场,最后得到的真相也只是你想要的真相,明白吗?”

  安娜皱起了眉头。她隐约感觉到陈槐安这番话哪里不对劲,可又想不出到底哪里不对,心里说不出的别扭。

  “能看得出来,”陈槐安喝了口水,目光意味深长地说,“安小姐应该还有许多问题想问,但现场有这么多的媒体朋友在,请恕我不能把所有的机会都给你,尽管我私心里非常想这么做。

  这样吧!待会儿我的助理会给你一个我的联系方式。如果你愿意的话,我们可以约个时间,做一场一对一的独家专访。

  当然,若是安小姐还愿意赏脸与我共进晚餐的话,那将是我的荣幸。”

  此言一出,满场皆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