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89)(2 / 2)


  杨瓒的嗓音从低沉沙哑微不可闻,变得渐渐刺耳起来,他极力压得很低很低,却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。

  都是你逼我的杨瓒垂着头,双肩颤抖的说:都是你逼我的,我也是被逼的,大兄你不要怪我,弟弟阻止过你,可是可是连顺阳公主都不食的焦糊饼食,大兄又为甚么要食呢?

  都怪都怪你蠢

  就在杨瓒自说自话之时,嘭一个轻微的声音响了起来,杨瓒立刻警觉,猛地回头,一眼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小包子杨广。

  杨广手里端着刚刚熬出来的汤药,正准备给杨兼送进来,亲手喂药。今日已经过了喂药的时辰,有一味药材临时缺少,徐敏齐跑进宫里头转了好大一圈,这才找来了药材熬药,所以汤药出锅的时辰比往日都要晚。

  便是如此,让杨广阴差阳错的看到了杨瓒。

  杨瓒吃惊的睁大眼目,瞪着杨广,随即眯起眼目,说:你都听见了?

  杨广转身要跑,但是他现在是个小包子,身量太矮,刚一转身,还没跑掉,杨瓒已经大步踏上来,一把抓住小包子,另外一手抓住汤药碗,将人拽了进来,嘭!!狠狠关上舍门。

  放放开我!小包子杨广使劲踢腿,但是根本挣脱不开杨瓒的桎梏。

  可别忘了,杨瓒虽然是个才子,但他也是文武全才,平日里不喜欢舞刀弄枪而已,手劲儿并不小。

  杨瓒的面容在黑暗中不怎么如何真实,嗓音沙哑而低沉,说:好侄儿,你都听见了?

  杨广镇定住心神,说:好一个兄友弟恭,怪不得遍隋国公府的找人,也找不到下毒的贼子,原来下毒之人,分明便是你!

  杨瓒桎梏着小包子杨广,声音越发的寒冷,尾音颤抖扭曲的说:不是我,不是我啊

  杨广说:已经被我发现,还想要狡辩么?

  杨瓒突然笑起来,说:我说不是我,谁会相信是我呢?我可是隋国公府的三郎主啊,我是大兄的亲弟弟,我们是手足,我怎么可能下毒呢?不过现在的确找到了下毒之人。

  他说着,将汤药的碗放在床头,就在杨兼的眼前,从宽大的袖口中掏出一个小纸包,打开纸包,里面还剩下一些毒粉,哗啦轻轻一抖,全都抖进汤药之中。

  杨瓒笑着说:你看,好侄儿,现在抓到下毒之人了。

  杨广眯眼说:你想陷害于我?

  乖侄儿,杨瓒说:我怎么会陷害你呢?你可是大兄的心头宝啊,小叔不忍心陷害你,但是徐敏齐。

  杨广恍然大悟,徐敏齐!

  是了,这汤药是徐敏齐熬的,从抓药到熬药,为了谨慎,全都是徐敏齐一手处理的,喂药是杨广来处理,没有任何人假手,如果出现了甚么问题,杨广还是个小包子,怎么可能下毒,那下毒之人就变成了徐敏齐!

  杨瓒笑着说:你看,我可是大兄的亲弟弟啊,可徐敏齐呢?徐敏齐他是齐人,居心叵测,暗中下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,大家一定会相信我,而不相信徐敏齐的。

  杨瓒说到这里,立刻大喊把人全都招过来,隋国公府现在是多事之秋,杨忠、杨整很快全都赶过来,当然还有熬药的徐敏齐,负责护卫的刘桃枝、元胄等人,全都跑了过来。

  杨瓒指证徐敏齐,徐敏齐震惊的说:我我我我我、我没

  他本就是个结巴,平日里又温温吞吞的,这会子一着急,更加无法辩驳,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。

  杨瓒眼圈通红,说:徐敏齐你还想狡辩?!你不止利用医官之便在汤药中下毒,竟然还蒙蔽我侄儿,齐人到底给了你多少好处,才让你生的如此黑心!

  徐敏齐慌慌张张的说:我我没没没没没有下

  杨瓒说:倘或不信,让医官来验毒便是!

  杨忠早就找了医官,医官风风火火的跑过来验毒,这一检验,杨兼所中之毒,和汤药中的毒简直一模一样。

  刘桃枝惊讶的说:三郎主,是不是有甚么误会?

  误会?杨瓒眯着眼睛说:徐敏齐乃是齐人,从一开始便居心叵测,你们想想看,其他齐人被大兄招安,哪个不是费尽心思,独独这个徐敏齐,一来咱们营中,便极力讨好,仿佛安分守己似的,原来你才是最为包藏祸心的那一个!

  我真真真没徐敏齐又是慌,又是怕,他又不是武将,天生胆子也没旁人大,这会子被指证,急得团团转,根本是说不出话来。

  杨广被桎梏着,使劲踢腾着小肉腿,他一着急说话还漏风,说:放开窝放开窝窝唔唔唔!

  杨瓒立刻伸手捂住他的嘴巴,低声说:侄儿乖,你一个小娃儿,谁出来的话能有甚么分量?还是省省力气罢。

  杨忠眯着眼睛,说:事关重大,徐医官,暂且得罪了,在事情查清楚之前,来人,将徐医官收押监牢。

  是!

  徐敏齐使劲摇手,说:没有没有,我我我我我没有下下毒啊!

  徐敏齐被打入天牢,暂时收押,由车骑大将军杨整亲自负责审理,这件事情一时间惊起了无数的惊涛骇浪,不只是徐敏齐一个人,还牵连到了许多其他人。

  因着徐敏齐是招安来的北齐人,又传出了齐人下毒的传闻,如今又是人主驾崩的时候,京兆长安的风声本来就紧,这样一来,风向更是乱了套。

  其他招揽来的齐人,包括兰陵王高长恭、安德王高延宗、都督韩凤、大将军斛律光等等,就连小包子琅琊王也被软禁了起来。

  那些不是齐人的,例如郝阿保和狼皮也好不到哪里去,因着他们不是自己人,而是稽胡人,也被排挤了起来。

  杨兼无法参加会葬的议会,但会葬是不能耽搁的,总要有人来处理,因此心思细腻,才思敏捷的老三杨瓒便脱颖而出,阿爷杨忠和二兄杨整都觉得杨瓒可以胜任,顶替杨兼的位置,代替杨兼出席议会。

  这日里杨瓒便穿戴整齐,上了辎车,往宫中而去,准备参加会葬议会去了。

  杨瓒第一次进入议事堂,在场众人都是北周的元老,都是大冢宰宇文护、骠骑大将军宇文会、各种国公级别的元老。

  杨瓒走进去,情绪有些微微的激动,惨白的脸色因为兴奋变得殷红起来,来到本为杨兼准备的席位上,正襟坐下。

  众人在议事堂里商讨会葬的事情,人主驾崩,会葬绝对不能敷衍了事,众人商讨了一上午,过了晌午,这才纷纷散了,离开议事堂。

  杨瓒从议事堂走出来,还有许多大臣拱手道别,恭维的说:三郎主才思敏捷,真真儿不愧是咱们大周第一才子啊!

  是啊是啊!往日里只知道隋国公世子文武双全,才思通达,没成想三郎主也如此过人。

  要我说,三郎主的才华,比世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