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九十一章 浮上水面(2 / 2)

上任后,内斯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以军的战备级别。

名义上,是应付加沙地区的动乱,实际上,则是在防范埃及与叙利亚。

要知道,在纳杰夫高调宣称致力于组建大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后,最先响应的就是巴勒斯坦的哈马斯。在纳杰夫访问大马士革当天,哈马斯就在加沙与约旦河西岸展开行动,袭击了两支以军巡逻队。到三月十日,加沙与约旦河西岸的暴力冲突,已经导致七名以色列军人丧命。

愈演愈烈的中东冲突,让很多人都认为战争即将爆。

三月十一日,局势出现了戏剧性转变,埃及代表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表示,愿意接受中美调停,通过六方会谈解决阿以矛盾,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,即以色列停止在加沙与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军事镇压行动。

埃及做出让步后,中国立即出面,表示愿意促成阿以和谈。

当天,黎平寇就在元府召见了埃及与以色列大使,邀请埃及总统与以色列总理前往北戴河进行和平谈判。

显然,黎平寇此举,意图将美国排除在外。

问题是,没有美国参与,以色列肯定不会在中国的协助下与埃及进行谈判,因为这等于背弃了美国。

三月十五日,以色列宣布暂时停止在加沙与约旦河西岸的军事行动。

中东局势开始缓和,埃及与以色列也先后表示,愿意通过和平谈判,解决双边在领土等问题上存在的矛盾。

只不过,这绝对不等于阿以矛盾能够得到解决。

在埃及出面的情况下,核心问题不是戈兰高地,而是巴勒斯坦。说得直接一点,埃及要想确立在阿拉伯世界中领头羊的位置,就得让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,交出侵占领土,让巴勒斯坦建国。

对以色列来说,这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。

要知道,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,以色列煞费苦心经营数十年,就是要从根本上抹除巴勒斯坦。如果按照联合国在一九四七年的决议,以色列将交出接近一半的土地,将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失去家园。

这种自毁基业的事情,以色列肯定不会做。

结果就很明显了,只要以色列不肯承认巴勒斯坦,不肯交出占领土地,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就不可能得到解决,而且埃及将获得一个十分充足的理由,鼓动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这场斗争。

显然,纳杰夫的外交才能也不可低估。

叙以矛盾只是导火索,而巴以矛盾才是最为核心的问题。如果纳杰夫如愿以偿,那么他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将如日中天,丝毫不亚于他的曾祖父,那位曾经将整个阿拉伯世界团结起来的埃及领袖。

三月二十日,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总部,埃以进行了第一次非正式协商。

暂且不说这次协商取得了什么成果,也不说谈判能不能取得成果,在巴勒斯坦问题浮上水面后,中东战争的导火索已经点燃。虽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,中国、美国、埃及与以色列都有机会剪断这根导火索,但是受各自利益影响,都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,而是任由事态恶化。

在和平外衣的笼罩下,埃及与以色列都展开了紧张的备战工作。

只是,战争没有这么快爆。

准确的说,中国与美国不会让战争立即爆,因为在三月份,关系到人类文明生死存亡的拯救行动还没结束。不管中东的未来如何,中国与美国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犯糊涂,更不会因为中东而置生死于不顾。

当时,最引人瞩目的正是清理微尘的第四阶段行动。

虽然四方科学家都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测结果,清理行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,干预气候变化的努力收到了成效,对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洋流系统基本稳定,北极与南极冰盖的变化规律也很正常,但是最快要到六月底方科学家才会对拯救行动做总结性评估,给出具有说服力的预测报告。

三月三十一日,“天使”飞机的组装工作全部结束。

在过去的一年零三个月中,两座组装厂总共完成了十七万四千六百三十四架“天使”飞机的组装工作,交付十七万四千五百八十六架,总共执行了一千七百八十六万余架次的清理飞行任务,总共清除掉八十亿吨微尘。虽然没有清理掉全部微尘,但是按照科学家进行模拟演算得出的结论,剩余的微尘将有助于改善气候,减弱气候的变化程度,对改善局部地区气候条件有益。

也就是说,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,清理工作将由科学家进行精确调度。

虽然全球各地的自然灾害仍然非常频繁,但是人类文明至少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,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。

第九十一章浮上水面

第九十一章浮上水面,到网址